


你们
你们造就了
是的,你们!这就是你们的炫酷作品、风格、视角和故事。

为《The Sims》社群喝彩
我们的玩家每天都在造就《The Sims》。是你们提醒了我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游戏中都要畅玩,并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要把焦点转向你们!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造就游戏和社群的超棒模拟市民玩家。


拉美玩家造就了《The Sims》
拉美模拟人生玩家们无论是居住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他们都将各自的文化带到了《The Sims》中。不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都要为这些玩家喝彩,因为他们丰富而独特的贡献每天都激励着我们和社区。
ValeriaM
Simlish4
TialsaPetit
MtSims
Mia Zaff
Kronopia
Grumpylynnsims
Fritosaurio
CajuGPlay
Andrew Arcade

ValeriaM
居住地:巴拿马
初次游玩时间:2009年
对 ValeriaM 来说,《The Sims》成就了她的一生。她从中培养出专业能力并以这款游戏作为职业,此外这款游戏也是她与其他创作者交流的小小天地。“《The Sims》是个让我感到快乐的地方。”Valeria 这样告诉我们。“我身体残疾,很少从事户外活动。但是玩《The Sims》的时候,我感到自由自在。”
Valeria 是一位骄傲的巴拿马人,这点不难从她那间色彩鲜艳的家中看出来。“我的西班牙血统对我影响很大。”她说道。“我的家就跟巴拿马一样,总是充满鲜明的色彩,有种海洋的感觉。”她补充道:“在巴拿马的街道上,你可以找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颜色。这是我们最宝贵、最珍视的文化特色。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多元的人们。”
不过,Valeria 最喜欢《The Sims》的地方在于这款游戏的教育层面,无论是跟世界各地的人分享她家乡的风俗,还是亲自学习并探索新的文化。“我们可以向每个人学习,总是有人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

Simlish4
居住地:墨西哥
初次游玩于:2004 年
Davey 在游戏中的昵称是 Simlish4,他 2004 年就开始玩《The Sims》。“哇,现在仔细想想真的挺疯狂的。”他说道。起初,他十分着迷于这款游戏的建筑和生活元素。“我的朋友告诉我,在这款游戏中可以创造数字虚拟的人和房屋。”他这样告诉我们。“我一听到这个创意就很喜欢。”他很快便意识到,这款游戏还有许多东西值得体验。
居住在墨西哥的 Davey 后来推出了 Simlish4.com,这是一个专门为《The Sims》打造的新闻网站不久后,他便和众多对《The Sims》以及其创意充满热情的西班牙裔玩家们打成了一片,并成为了这个大型社群的中心人物。随着他的网站不断发展,他也开始越来越了解这个世界,并体会到文化交流的真正意义。
“我不仅更深入认识了自己的文化,也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在游戏中或现实世界中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他接着说:“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也让我有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去争取许多事情,比方说平等。”
过去这几年以来,无论是游戏体验、无限的创意、有趣的人、精彩的故事剧情,还是终于建成墨西哥夹饼餐厅的那份感动,都让 Davey 很享受畅玩《The Sims》的每分每秒。“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克服了很多恐惧,这些都是这款游戏带给我的无价珍宝。能够为自己欣赏的社群和喜欢的电子游戏贡献一份心力,让我每天都感到很开心而且浑身充满动力。”

TialsaPetit
居住地:哥伦比亚
初次游玩时间:2006年
当居住在哥伦比亚的 TialsaPetit 还只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兄弟就给她介绍了《The Sims》,而她也很讶异地发现这款游戏拥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想象一个 7 岁小孩替模拟市民做决定的画面,不觉得很神奇吗?”从那时候开始,《The Sims》就为她开启了新世界与新冒险。
“在长大的过程中,《The Sims》给了我机会,让我做出自己的选择,虽然只是装饰房屋和打扮角色的这种小选择。这样的过程帮助我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TiaIsaPetit 之所以喜欢这款游戏,是因为她所做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到模拟市民,例如:决定是否要生宝宝或是去找工作。
而正是其他模拟人生玩家创作的内容启发了 TialsaPetit,让她决定在《The Sims》中展开自己讲故事的职业生涯。“我一开始其实不大会玩,所以我在 YouTube 上搜寻了各种视频,我还记得自己找到了某种‘电视剧’的系列视频,只不过内容是《The Sims》。我立刻就从中看见了书写自己故事的机会。”
《The Sims》现在是 TiaIsaPetit 的创意来源,负责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平面设计师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The Sims》让我变得更有创意,也让我更勇于去拥抱自己喜欢的事物。”她跟我们说道。身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我真的很享受美学的东西,而这款游戏恰好能够让我自由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不过,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说故事、编写连续剧的初衷。当她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创作是什么时,她说:“我喜欢名人之间疯狂的爱情故事。”她大笑着补充道:“那是我最喜欢的题材。”

MTSims
居住地:巴西
初次游玩于:2004 年
Márcio 从 2004 年开始玩《The Sims》,但当时的他还没有自己的计算机可以使用,所以只能趁学校放假的时候玩游戏。如今,Márcio(昵称 MTsims)在各大社区平台上已经拥有数千名粉丝,在建筑爱好者的圈子里相当有名气,大家都想向他学习更进阶的建造技巧。他最喜欢的住宅是“专为有特殊需求的人而打造的房子”。
《The Sims》帮助 Márcio 找到自信并激发内心的创意潜能,让他现在有这个机会跟祖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的玩家分享自己对于这款游戏的热忱。“我发现无论文化差异,《The Sims》都能够让大家串连在一起,而且每个人在《The Sims》中的体验都独一无二。每位玩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玩游戏和过生活,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独特的地方。”
虽然他主要负责盖建筑和说故事,但是他最感谢的却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这个《The Sims》游戏社区。“我从过去这段时间以来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大大扩展了人际关系,我对此感到自豪。经历了创作游戏内容的过程,我遇到了许多一辈子的伙伴和朋友。”

MiaZaff
居住地:墨西哥
初次游玩于:2008 年
玩家Mia Zaff从2008年便开始玩《The Sims》,那年她的父亲送给她一部手机,里面预装了《The Sims 2》。如今,她从墨西哥传承中汲取灵感,在YouTube、Instagram和Twitter上向50万粉丝讲述她的情景喜剧故事。
“身为墨西哥人,我的剧情通常很抓马。肥皂剧在墨西哥曾经风靡一时,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模拟市民来调整这些抓马剧情,让观众觉得自己是在观看一段故事,而不仅仅是在观看游戏。”
Mia最开始把《The Sims》当做她的避世天堂,这也使得她有机会发挥创意,利用自己的模拟市民创造剧情,并享受其中。“在我人生的那个阶段,我过得不是太好,而这款游戏帮我找到了乐趣与欢笑。我让模拟市民做出了很多疯狂的举动,努力忘却了那些糟糕的时光。”
她现在最喜欢《The Sims》的一点是这款游戏海纳百川的庞大社区。“无论你讲什么语言,无论你拥有何种国籍、肤色或性取向,你都是非常重要而珍贵的成员。人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
从创意叙事到社区建设,Mia对自己感到万分骄傲。《The Sims》帮助她敞开心扉,找到自信,去做一些从未想过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比如放弃一份安稳的职业,去追寻全职游戏玩家的梦想,以及独自环游世界。
“千万不要放弃梦想,因为如果你能相信自己,为心之所向而奋斗,就一定能达成梦想。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Kronopia
居住地:阿根廷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身为阿根廷人的 Kronopia 从2000年开始玩《The Sims》,当时这款游戏才刚刚问世。“当时整个游戏就只有一个小区和小房屋。”她兴奋地说道。
多年以来,她玩这款游戏的理由不断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充满正能量的游戏体验和精彩的冒险。“起初我拿这款游戏来消磨时间,现在这款游戏则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在这款游戏中,我能够实现在现实世界中所未能做到的一切。”
她接着说:“四年前,我被诊断罹患了广泛性焦虑症,当时多亏有《The Sims》的陪伴,才能让我逐渐好转并且摆脱负面的想法。”
如今,这款游戏的无限创意是驱使她继续游玩和投入的动力,无论是复制出日式风情的社区,还是在建筑竞赛中与其他社区成员一起合力创作。
“如果没有《The Sims》,我可能就无法拥有今天的点子和创意。当然,这款游戏也带给我内心的平静。《The Sims》系列对我来说是救命恩人,我会永远感激它。”

GrumpyLynnSims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4 年
GrumpyLynnSims 出生在波多黎各的蓬塞,在 4 岁的时候跟着父母一起搬家到美国。她的父母只会讲西班牙语,她一直到年满 11 岁才终于学会如何用英语说出完整的句子。她还记得自己在学校每天都会有两小时的 E.S.L 课程(英语第二外语课程),老师会指导她如何正确地念出英文单词。GrumpyLynnSims 回忆小时候,她跟兄弟姐妹回到家时还会继续说英语,这个时候她妈妈会说:“¡Aqui no!¡Aqui hablan en Español!”(意思是:不准在这个家说英语!在家里只能说西班牙语!)
“现在的我能够自豪地对母亲讲西班牙语和英语,虽然她还是很害羞不敢讲英语,但她其实听得懂。我是波多黎各人,我以自己的血脉为荣。Wepa!”
GrumpyLynnSims 第一次听说《The Sims》是在朋友的家中,这款游戏当时立刻就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向来都很喜欢能够让她展现自我的东西,因此《The Sims》的自由建造机制立刻就成为了她的最爱。
GrumpLynnSims 所打造的每一个东西都包含着她引以为傲的元素,但她最喜欢的还是根据她在波多黎各的美好回忆所设计的房屋。“虽然当时的我离开波多黎各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带我还是凭借着小时候度假的美好回忆打造出了这栋房屋。这栋房屋充满了我的童年回忆。”GrumpLynnSims 说到。“我喜欢向家人展示我在游戏内的作品,并欣赏他们讶异的表情。当我向母亲展示游戏中的种种西班牙菜肴时,她露出了很灿烂的笑容。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Fritosaurio
居住地:墨西哥
初次游玩时间:2006年
墨西哥裔的 Fritosaurio 主攻建造、评论和搞笑内容创作,并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他持续创作的动力,来自于《The Sims》社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能够拉近玩家彼此之间距离的多样性,并认识到血脉其实蕴含着更重大的意义,并不只局限于个人兴趣或当地习俗。”
Fritosaurio 自认是个内向的人,多亏有《The Sims》才让他发展出了自信心。现在的他敢公开发表谈话,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几千名粉丝。“这一点赋予我动力,让我想要鼓励其他人也勇于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并敞开心胸拥抱这个世界。”
身为一名骄傲的墨西哥人,他特别感谢《The Sims》从过去这几年以来新增了一系列游戏内容,特别凸显出西班牙的文化传统。“《The Sims 4》有着许多西班牙特色的游戏内容,包括我们的服装、菜肴和家具,我看到时兴奋极了。这让我感觉终于能够在游戏中扮演自己以及我的视频观众了。”

CajuGPlay
居住地:巴西
初次游玩于:2002 年
CajuGPlay 从 2002 年开始玩《The Sims》。她第一次认识《The Sims》是在 12 岁的时候,当时她的好朋友邀请她到家里玩游戏,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完全爱上了这款系列游戏,也爱上替模拟市民创作故事和装潢家园。《The Sims》一直以来都令她感到惊艳并带给她许多启发。
“这款游戏使我放松,也能让我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扰,并激发我的创作潜能。”CajuGPlay 说道。“我的游戏玩法的特别之处,在于我总是喜欢为故事添加巴西风格,包括我们文化的欢乐气氛、舞蹈和颜色。拉丁文化非常丰富!”
对于 CajuGPlay 来说,舞蹈很大程度影响着她以及她对拉丁文化的看法,因为“舞蹈能够带来欢乐,让人们延年益寿而且笑口常开。”当《The Sims 4 丛林探险》推出时,游戏内新增了新风格的拉丁主题音乐与舞蹈,还有引发 CajuGPlay 怀旧之心的鲜艳服装。“这让我更愿意和我的模拟市民一起创造新的故事,让他们更加沉浸在这个游戏世界之中。这款游戏让我了解到,自己随时随地能够成为心目中所向往的那个人、能够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方式跳舞歌唱,不用在意旁人的指指点点。这款游戏使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Andrew Arcade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The Sims 4》在 2016 年的更新中加入了亡灵节游戏内容,这让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兴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能将自己的文化传统结合到我的《同欢共乐》资料片游玩视频中。”Andrew 说道,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昵称是 Andrew Arcade。“我的墨西哥模拟市民会前往墓园,在已故双亲的坟前留下祭品。我也趁着这样的机会跟大家诉说自己小时候过亡灵节的经历,并且跟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分享我国家的文化。”
Andrew 还记得自己当年在玩初代《The Sims》时,都会想要让家人住到游戏世界里面,而且还会找妈妈过来一起帮忙。她妈妈会坐在他旁边陪着他,手把手一起在游戏内创造出她妈妈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我通过那次的经历了解到自己的祖父母,以及我妈妈在墨西哥的生活。”
“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我模拟工坊中的 ‘Mi casa es tu casa’,那是我根据小时候住在墨西哥的房子所设计而成的住宅。我喜欢最终的设计成果,而且我每次只要看到那栋房子,就会感受到乡愁。”


骄傲造就了《The Sims》
eyAnton
Simfan923
BeyondSims
CaroloVazquez
Dimissauro
DOTsim
EnglishSimmer
maedi
Mprin

eyAnton
居住地:瑞典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eyAnton在六岁那一年偶然发现了《The Sims》。尽管刚开始玩的时候不太顺(哥特家族或许命运多舛,结局不幸),如今他花了不少时间在他的Twitch频道上建造地段,并缔造友谊。“我喜欢成为社群的一分子,”他说,“我喜欢我们互相帮助或互相给予灵感的体验。”
作为一名LGBTQ+主播和游戏变革者,eyAnton对于启发别人并不陌生。“我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身份,”他说,“但我一直都不觉得那是我。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男性。而我现在成年了,也很骄傲地成为跨性别男性。”事实上,在eyAnton有性别不安时,游玩《The Sims》成了他的避风港。“《The Sims》真的把爱就是爱,无须因为性别或身份认同而有所限制这个观念给正常化了。我最喜欢的游戏部分,就是我能和鲍勃·潘克斯发展浪漫关系,还能有他的小孩,因为《The Sims》居然让玩家能创造出可以怀孕的跨性别男性!”
eyAnton 对社群有何建议呢?“记得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对人公正以待,然后玩得开心点!”

Simfan923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2 年
Simfan923还记得小时候看父亲玩《The Sims》的样子,从那之后,他也跟着一直玩。“它或是许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了,而老实说,只要我觉得焦虑或难过,或者想要好好大笑一番时,它也是我的首选游戏,”他说,“《The Sims》原本是我唯一觉得能够百分百安心做自己的地方,而这个自己也包括做个同性恋。”
Simfan923回想,从小到大,他从不觉得自己能够活出这部分的人生,但这游戏的社群着实影响了他。“能成为这个遍布全球的大群体中的一份子,看着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创意,感觉真的很棒,”他说,“随着时间过去,我逐渐成为一个创作者,而尽管我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害羞,《The Sims》仍赋予我无数机会让我分享自己的声音,成为我原本以为无法在游戏外成为的那个人。”
无论他想创造能纪念黑人历史月的模拟市民,或者打造一座单亲家庭房屋,这样的创作自由与社群支持“填满了[他的]心”。“我喜欢在能拥抱所有人的社群中担任一份子。我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而去年,虽然我是不怎么意外啦,但我发现自己的身份认同是非二元性别。所以我对于自己能在游戏内外做自己感到非常感激。”

BeyondSims
居住地:英国
初次游玩于:2002 年
各位也许能通过和他同名的网站BeyondSims认出BeyondSims。“《The Sims》系列作品是我人生中少数没有变过,而且一直与我相伴的事物,”他在解释自己当初为何于2011年创立该网站时说道,“[它]让我得以在一个没有约束、没有歧视的世界中游玩,在爱与悦纳中创造剧情。在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人们并没有特别开放的观念,所以我当初发现自己是同性恋后,所获得的经验都相当负面。所幸我接纳并理解了自己的性向,而《The Sims》也是当初少数协助我与自己和解的事物。要是无法看到正向的代表,或者无法朝那个方向探索,也许我的人生就会有所不同。”
现在,BeyondSims将这种正向代表延伸到了游戏外,并且将这种身份运用在促进社群中的事务上。除了经营BeyondSims.com以外,他还在英国主持了模拟市民玩家聚会。“无论如何,我在这社群中都感到自在且受到接纳。最让我骄傲的是社群对每个人展现出的支持态度,而我觉得这种态度在游戏世界中相当少见。无论你需要什么协助,总会有人出面帮忙,而若你只是想要分享最新建造的东西,也有人能和你一起同乐!”

CaroloVazquez
居住地:阿根廷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CaroloVazquez 近期耗费许多时间在将自己和她的女朋友创造成模拟市民。“我们不禁大笑,因为我们的模拟市民太逼真了!”她说。“我们很爱在游戏中规划未来的住所,然后将其发布在我们的社交媒体上。”最近,她和朋友甚至在阿根廷举办了一场比赛,让模拟市民玩家各显神通设计两个人的住所。
她还记得当时一开始玩这游戏的时候只有7岁——也记得这款游戏对她的冲击。“我真的觉得《The Sims》是让我首次接触到同性关系的媒介,那感觉真是棒极了。2000年初,我还只是个7岁的小女孩,所以没人会讨论LGBTQ+的问题。”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这些内容,对她而言意义重大。“有族群代表非常重要,这点不仅适用于电视节目或电影,在电子游戏中也是一样,”她说,“我这辈子第一次亲吻女生,应该就是在玩《The Sims》的时候(其实是模拟市民版本的我,哈哈哈),然后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于是我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和我那真实到不行并非模拟市民的女友过着甜蜜生活。”
说到她的社群,他们所完成的可不只是为CaroloVazquez和她的女友建造家园而已。“在《The Sims》社群中,每个人都愿意帮忙,并教导你如何在游戏中有所改进,同时让游戏变得更加真实,并且建造超棒的房子。我觉得《The Sims》社群中最棒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想和你分享自己的作品!我们所参与的社群能鼓励人们照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以健康圆满的方式自由去爱任何事物(或任何人),对此我感到非常骄傲。”

Dimissauro
居住地:巴西
初次游玩于:2004 年
内容创作者Dimissauro于13岁初次认识了《The Sims》,并且马上就意识到这款游戏很适合自己。“和其他角色相比,[电视上]LGBTQ+角色的呈现方式总是非常不真实,彷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笑点一样,”Dimissauro回想道,“《The Sims》让我第一次能够和任何想要的对象建立感情,无论是男是女都行。而在这款游戏中,LGBTQ+模拟市民看起来和非LGBTQ+模拟市民并没有差别,也都有着一样的待遇。这款游戏展现给我了非常强大的自由与尊重,让我终于能够理解人完全可以做自己,它提供了一种族群代表,这点对我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Dimissauro生长在90年代的巴西,当时媒体对此并没有太多着墨。Dimissauro在游戏中找到了慰藉,而当他开始直播时,《The Sims》也协助他克服了自己的害羞,同时开始与其他人连结。”“正因为有着如此开放包容的《The Sims》社群,我今天才会开始开设YouTube频道并且在Twitch上直播实况,”他承认道,“我喜欢这个社群的多元性。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与作品给了我无数启发,无论在游戏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我所参与过的任何其他游戏社群都没办法像这样建立出让每个人能舒适展现自我的环境。”

DOTsim
居住地:波兰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创造模拟市民,并且讲述其故事,着实帮助我找回了自信,”波兰粉丝网站DOTsim的创始人DOTsim如此说道,“在我的国家,身为LGBTQ+社群的一员可不怎么容易。当初我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时,我无法与他人分享。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能在游戏这个安全环境内自由表达自我的机会,我才终于能有勇气出柜。”
如今,他完全投身于DOTsim的社群建设中。“我尽我所能鼓励每个来到我网站的访客,希望他们能对自己感到骄傲,并且帮助他们接受自我,”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网站。从差不多十年前开始,他就开始为网站上的少数几人撰写新闻与指南,而现在这成为他最大的成就之一。“多亏了DOTsim,我成为了超棒社群中的一份子,这里也成为我人生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想正是有如此海纳百川的社群,才促使我出柜。要是没有这些互相分享的热情、意见以及点子,我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当然了,他在DOTsim论坛上遇到了自己的伴侣也是个意外之喜!“这一切都始于讨论《The Sims》,之后我们花了更多时间相处,而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庆祝有段长期的关系了。这真是太美好了!”

EnglishSimmer
居住地:英国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因其YouTube频道而闻名,并且是《The Sims Spark'd》亚军团队的一员,EnglishSimmer将她的《Belong There》节目视为她最大的成就。此节目致力于讲述LGBTQ+的故事,旨在为世上增添更多族群代表。
“模拟市民玩家理应能够用自己的模拟市民讲述自己的故事,也理应能够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的族群代表,”EnglishSimmer说道,“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自在到将自己的性向公开,并且还制作一个讲述LGBTQ+剧情的完整故事,而每次我看到有评论说这节目让人感到安心,或者让那些从没能在传统媒体中看到自己被代表或接纳的人们感觉自己被看到,就让我热血沸腾。”
EnglishSimmer很小便开始玩《The Sims》,所以对她而言,“LGBTQ+关系一直都很寻常”。“这游戏肯定让我有足够的时间能理解自己的性向,并且在非常安全的环境中,以自己的步调,通过自己的模拟市民去探索,而且无须感受任何压力,”她说道,“而自从我接纳这一点后,LGBTQ+的主题就成了我频道的支柱之一,因为我的目标是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代表人物,所以这的确对我如何呈现我的内容有所帮助。我希望人们永远不要停止推动《The Sims》中的正向改变,而它也将能持续演化,成为最海纳百川的人生模拟游戏。”

maedi
居住地:澳大利亚
初次游玩于:2001 年
“身为一个双性恋女性,”maedi 说,“游玩《The Sims》就像是能够在不被批判的环境下,自由试验上百万种不同人生一样。”这种创意与自由精神也渗透到她整个人生。从玩洋娃娃到直播《The Sims》,maedi“一直都想玩转人生。”
“我还记得当初去朋友家过夜时,都一直在玩《The Sims》家庭派对,而没有在聊男孩们,”她说,“它帮助我意识到,性向是个光谱。而我在《The Sims》中的LGBTQIA+旅程中所最珍视的一件事,便是我的模拟市民可以跟我一样不拘形格。”
maedi 也说到她从《The Sims》社群中获得的自由感。“那里既亲切和蔼、义气相挺,又海纳百川。在充满主动想让这游戏变得更加海纳百川的广大社群当中,我感到前所未有地自在,”她说,“投入《The Sims》中的想象力相当惊人。”
无论是启发他人游玩,或者是自行挑战界线,maedi 都保留并不断培养着自己的幽默感,因为她打趣道:“要是模拟市民不需要经验都能当外科医生,那我也什么都可以做得到”。

Mprin
居住地:西班牙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在我 28 岁时,《The Sims》仍然是我的避风港与灵感来源,”Spanish YouTuber Mprin 说道。“可以说我第一次做自己时,就是在《The Sims》中。它在我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提供帮助,让我能够无所畏惧。尽管我身边的现实世界排斥我,但我在模拟市民玩家社群中感觉受到接纳。”
现在,Mprin利用他的平台来跟观众们互相启发,“利用他在网络上的地位,让更多人看见LGBTQ+群体。”他希望他的影片能充当“看见世界的窗口”,让需要的人看到有人代表他们的族群,或者让一天不顺的人笑一笑也好。“我还记得我当初在《The Sims 2》玩我的LGBTQ +模拟市民时就心想,‘我有一天也想这样开心地跟我的男朋友和狗过生活啊,’”他说,“而今天我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我想要让我的追随者知道这是有可能的!多亏了能将自己的感受投入游戏当中,我当时就知道不能再浪费时间,并且勇于对我的亲朋好友出柜。感觉到是时候跟我的模拟市民一样过得开心时,那感觉真的很棒!”
Mprin觉得《The Sims》社群是“最为多元”的社群之一。“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家,他们都在游戏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说,“但最重要的是,那些争取让这游戏越来越海纳百川的人也给了我许多启发——举例而言,黑人社群就是这样。成为模拟市民玩家社群的一份子,无疑是骄傲与满足的来源。”


女性造就了《The Sims》
Lili Cross
Negaoryx
OyakeLemon
Priscila Paes
Simba World
TabathaPacer
xmiramira

Lili Cross
居住地:西班牙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作为玩家和作家,Lili Cross 深知要想在生活中感到真正的快乐有多么困难。“如今,抑郁情绪很容易就缠上大家,尽管我们很努力地想要摆脱,但实在太难了,毕竟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压力太大。”她坦言。“作为一名女性玩家,‘人们’总是会给我打上性别标签;他们试图贬低我的相貌和声音。但你知道吗?我们可以打破他们为我们铸造的牢笼,并将它埋葬。是时候做我们‘女性’真正想做的事情了。”
2015 年,她创建了自己的 YouTube 频道,一边玩《The Sims》,一边传播宽容、爱以及欢乐。“一阵杠铃般的大笑,或是一个离谱的瞬间,就可以在不经意之间点亮‘人们’的一天。”她说。“我喜欢寻求万事万物积极的一面。我之所以在这里,就是为了改变众人对我的看法。”
她在《The Sims》中的经历鼓励她推翻社会的成见:“不要纠结于按部就班的人生,要多探索人生的可能性。要大胆追梦,要充满热情地去做每一件事。”

Negaoryx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据 Negaoryx 回忆,自从家里有了《The Sims》,她和妹妹就会在周末起个大早,只为在家里的电脑上玩游戏。她们俩一个玩,一个在旁边看,轮流着来。正如 Negaoryx 所说:“我对这款游戏一见钟情。”
二十一年过去了,她的爱没有减少半分。“今天我仍然在玩《The Sims》(还在 Twitch 上开了直播!)我仍然能从游戏中获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它时感受到的快乐。无论现实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无论我的生活境遇如何,只要打开游戏,我就能创造出一片属于我的小天地。我超爱这一点。”
在成长过程中,Negaoryx 时常会需要这种避风港。“《The Sims》对我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它让我开启了自我探索的道路。我在 YouTube 的模拟人生引擎电影中见到了第一个代表酷儿的角色。那时我还未在现实生活中向任何人出柜,但这让我感到自己已经被 LGBTQ+ 社群所看见,并成为其中的一员了。这都要感谢我过去玩《模拟人生2》的日子里发现的创作者们。”
如今,Negaoryx 也想成为这座能给他人带来希望的灯塔。“有许多年轻的女孩和成年女性从未在游戏中看到过自己。我希望,即便只有一位观众在我的内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自己所属群体的代表,那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但加入社群的好处并不止于此。“多亏有 XMiraMira 和 EbonixSims 这样的模拟市民玩家,《The Sims》才能一步步变得更好、更多样化,更能代表女性玩家。”Negaoryx 说道。“《The Sims》社群的成员一直彼此激励,并且通过我们的反馈、努力和为彼此创造的内容,这款游戏也变得更宏大、更包容,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不要害怕发声,拥护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以及你希望在游戏中看到的一切。更好的未来值得我们加油创造。游戏是面向你我大家的。”

OyakeLemon
居住地:中国台湾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看过 36 集传奇挑战《郑家传奇》的观众对 OyakeLemon 一定不陌生。“我十分享受为模拟市民创造不同的生活和职业的过程。”谈及游戏体验时她如此说道。“我喜欢沉浸式的游戏玩法,而《The Sims》一直以来都是一款多样且包容的游戏。有许多角色等着玩家去发现,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
于是她创建了自己的 YouTube 频道,在那里完成一系列挑战并发掘模拟市民背后的故事。“有时我的粉丝会告诉我,我的视频陪伴他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能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们真是太好了,我也非常愿意在《The Sims》中为此多多努力。”
这种关系对 OyakeLemon 来说是双向的。去年,受到社群的启发,她决定在自己直播内容的基础上制作一款安卓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为模拟市民设置了一些限时目标,并根据结果实施奖惩。最开始这是我直播中的系列任务的内容,但后来许多观众想亲自试一试。”
她平时会在模拟工坊上传自己的创意,会慢节奏地游玩,也会单纯和社群互动。她表示:“《The Sims》这款游戏可能会陪伴我一生。”

Priscila Paes
居住地:巴西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Priscila Paes 的爸爸最初将《The Sims》带回家时,她才 13 岁,并不知道这款游戏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今,二十年过去了,Priscila Paes 能够通过游戏来放松身心,忘却烦恼。“这仿佛让我回到了过去。”她谈起自己的爱好时说道。“我会有焦虑情绪。但一旦我全神贯注玩游戏,所有的糟糕感受和担忧都不见了。”
Priscila Paes 创造模拟市民的灵感通常来自身边的人、书中的角色,甚至是自己心爱的狗狗。她在模拟工坊的个人档案里展示了许多自己创造的模拟市民以及一些建筑。去年她还创建了 YouTube 系列视频,在实际游玩中介绍自己的创作。“这些视频记录了我的愉悦时光,也让我远离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她说道。“我的粉丝也可以通过看我的视频短暂地脱离现实世界,就像追剧一样。很治愈。”
然而,作为一名 33 岁的女性,Priscila Paes 承认她面临许多挑战。“社交媒体上的人们会因为我玩游戏而对我评头论足。”她坦言,但这并没有使她气馁,“我可以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但同时也享受着儿时的游戏,我相信这没什么问题。游戏让我思路更清晰,更富有创造力。它让我在工作中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新鲜事。”
她还认识了其他热爱这款游戏的玩家,甚至激励了更多老玩家回归。“要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没什么好羞愧的。你一定能找到同路人。”她建议道。

Simba World
居住地:韩国
初次游玩于:2001 年
有时候,最大的机会往往来自困境。结婚前,Simba World 面临着工作上的困难,不得不离职。这位著名 YouTube 博主表示:“韩国社会为女性筑起了一面难以推倒的高墙”。“嫁为人妇后,我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我的生命前几十年都在忙碌,但失业后,我常在清晨感到度日如年、百无聊赖。”
这时,Simba World 将目光转向了《The Sims》和 YouTube。“我之所以会爱上《The Sims》,是因为在那里我可以创造我独一无二的人生。我刚接触 YouTube 的时候,韩国还没有专门制作《The Sims》相关视频的 YouTube 博主。如今,我们正致力于向新手 YouTube 博主传授知识,并且组建一个社群!我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她目前是 The Sims Creators YouTube 频道的主理人,她会在个人频道发布许多天马行空的故事、美轮美奂的建筑以及游戏小技巧。(她还在模拟工坊上传了一些原创作品,供玩家自行下载。)激励下一代也好,自娱自乐也好,Simba World 始终遵循自己的座右铭:“不要放弃希望,坚持就是胜利。有时生活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机遇!”

TabathaPacer
居住地:智利
初次游玩于:2004 年
TabathaPacer 有时会奋力跳出舒适区,同时以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创意。“说实话,我已经习惯了这款充满个性的游戏,毕竟我从小就开始玩了。”在谈到《The Sims》时她这么说道。“这或许是个能让我向社群展现能力的机会。”
这个社群对 TabathaPacer 来说更趋于年轻化,因此她将重心放在了游戏的娱乐性上。“我可以在《The Sims》里享受别出心裁的游戏体验。我喜欢为我的角色打造不同的性格,让角色融入复杂的冒险中,而且游戏里的家庭关系还能给我们一些经验教训。这是一个全新的、激动人心的宇宙,这里可以真正感受到社群的存在。”
《The Sims》在电子游戏世界为她展示了“多到能填满宇宙的机会”。“性别角色与电子游戏行业无关。我们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没有不可战胜之事,一切皆有可能,女性无所不能。我们会继续告诉世人,我们就是我们。”

xmiramira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3 年
几年前,xmiramira 发布的 melanin pack“掀起了一场关于变革的激烈讨论,不仅针对《The Sims》系列,而且针对整个游戏行业。我只是想让所有黑皮肤和其他有色人种的模拟市民玩家能在游戏中做自己罢了。”她在采访中这么说道。现在,《The Sims Spark'd》的获胜者仍旧每天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除电视节目以及模拟市民视频外,xmiramira 也会在论坛演讲,并提倡要让这项议题在游戏中有更好的呈现。“如果某位有色人种玩家是因为看了我的所作所为才无拘无束地享受游戏,那我就会觉得我给社群带来的影响非常有意义。”她说。
每一天,这样的影响都会更进一步。最近,她与《The Sims 4》开发团队合作,一起改进了新的主游戏肤色更新。她在回想起这一切时说:“[The Sims]间接赋予了我不小的力量。在这个行业中,有些事情甚至做梦都想不到,因为我原先并不懂那是有可能达成的。”
对于想要改变游戏,甚至改变世界的人,她有什么建议呢?“做自己。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不要理会泼冷水的人。不要让闲杂人等干扰你的思想——你可以带来变革,无论这种变革是大是小。”


黑人玩家造就了《The Sims》
EbonixSims
OShinSims
ItsMeTroi
xViva
SpringSims
ForeignSimmer
Mmmkhayyy
OfficialSimantha
DeeSims

EbonixSims
居住地:英国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我希望能够创作出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内容,创作出像我这样的人眼中的世界。我想要走在街上时,能看到我想在游戏中创造的发型。群体代表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就是如此,这对我意义非凡。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打开游戏,并且看见/创造自己!”

OShinSims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2 年
“《The Sims》是一款模拟游戏,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对我来说,若我要模拟人生,我就需要把多元性和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大熔炉一起加进我的游戏/内容中。我所创造的模拟市民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我希望观众们在看到我的模拟市民时能够感受到一些东西。我试着避开千篇一律的模拟市民,真正地讲述关于其种族/民族、文化、性取向,甚至是关于其服装选择的故事。《The Sims》是一款全球性的游戏,如果有人能够观看我的视频并产生共鸣,那我的工作就完成了。”

ItsMeTroi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5 年
“说到建造,我通常都只会建造我当时需要的东西。有点像是我为《玩转大学》建造的女生联谊会房屋。我真的很想游玩那种家庭,所以我就自己建了一个。总之就是很功能取向的东西。但若说到模拟市民,我通常都会采用相同的风格。”

xViva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3 年
“对我来说,《The Sims》不仅仅是一款游戏。《The Sims》是我度过人生艰难时期的一个宣泄出口。这款游戏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让我能够将这种变化投入我的职业生涯。它让我有办法接触到许多超棒的机会。我的创作灵感不只来自于特定一处。然而,我的创作基本上是对自己生活的总结。我讲的故事是自身成长经历和影响因素的混合体。这可能是我的个人经历,我的社群,或者是成长过程中看过的电视和电影。我的故事选择无穷无尽。”

SpringSims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0 年
“我想创造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生活,所以我扪心自问,为什么不在《The Sims》中尝试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呢。让我意外的是,我后来就玩这些一格格的小人玩上瘾了。我通过创造更多不同肤色、体格、职业、性取向,以及背景故事,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模拟市民,以此来鼓励《The Sims》社群更加海纳百川且更有族群代表性。我努力通过研究和个人经验,来开发不同的模拟市民或房屋。”

ForeignSimmer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3 年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The Sims》对我来说是一款完美的游戏。我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然后沉浸其中。我很感激在这个社群中结识的所有朋友,以及我们在这款游戏中建立的羁绊。作为这个社群的一员,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Mmmkhayyy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2 年
“我是一个有着超丰富想象力的年轻女孩。我在商店里看到了这款能够模拟人生,以及生活可能性的游戏。而这激励了我开始游玩。虽然听起来很老套,但我得说只有做自己,还有开放心胸去体验别人做自己,你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不要害怕探索和与人交流。”

OfficialSimantha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1 年
“我喜欢以鼓舞人心的主题或事件创作故事,或者只是展示我的模拟市民如何面对并克服逆境,最终变得更强大。我总是希望看到我的作品的人可以有所收获,而且可以应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勇于讲出自己想讲的故事!你永远不知道这样做的时候会打动谁,能激励谁的!”

DeeSims
居住地:美国
初次游玩于:2005/2006 年
“作为一个小女孩,我总喜欢玩假想游戏。玩《The Sims》就有点像是这样。我可以捏人,然后让他们做我想做的事。这就是我需要的。你的社群就是一群喜爱且支持你创意表达的人!可能是 2 个人,也可能是 2 百万人!反正分享你的作品!然后为此自豪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