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WARS™: Squadrons STAR WARS: Jedi Fallen Order™ STAR WARS Battlefront II Star Wars Galaxy of Heroes Star Wars™ The Old Republic™ STAR WARS™:中隊爭雄 遊戲內容概觀 星際戰機 配件 地點 模式 PC系統需求 提示與訣竅 版本資訊 最新消息 媒體 遊戲內容概觀 星際戰機 配件 地點 模式 PC系統需求 提示與訣竅 版本資訊 最新消息 媒體

星際戰機

飛行員簡報

《STAR WARS™:中隊爭雄》

   

 

歡迎回來,飛行員。很高興《中隊爭雄》遊戲畫面一公開,就引起大家熱切討論。這麼熱烈的反應激勵了製作團隊,我們已經等不及在遊戲上市當天看見各位升空作戰!不過今天我們想探討這款遊戲的核心:星際戰機和戰機的核心功能。

你將擁有八架星際戰機:

●     T-65B X翼星際戰機

●     BTL-A4 Y翼突擊星際戰機/轟炸機

●     RZ-1 A翼攔截機

●     UT-60D U翼星際戰機/支援艦

●     鈦/LN星際戰機(鈦戰機

●     鈦/SA轟炸機(鈦轟炸機

●     鈦/IN攔截機(鈦攔截機

●     鈦/RP收割者攻擊登陸艇(鈦戰機收割者

雖然每架星際戰機都具有獨特的操作方式和功能,但也有些共通的基本功能。每架戰機都有主要武器、反擊措施、船體配置、引擎和兩項輔助能力(例如飛彈或修理機器人),有些星際戰機也配有護盾。這種系統的好處在於,如果你懂得駕駛其中一架星際戰機,就會明白如何駕駛所有戰機,因為這些戰機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操控功能。玩家可藉由這些功能來平衡動力系統,順利與敵人交手。

電力管理

電力管理系統是《中隊爭雄》的一項核心功能,可將電力轉移到以下特定子系統:引擎雷射護盾。大多時候,只要電力維持平衡就已足夠,但有時可能必須特別著重某個系統。提高轉移到某個系統的電力,就能提升該系統的效率,降低則反之。不過如果其中一個系統以最大電力運作,就能賦予戰機平常無法執行的獨特功能。玩家可以選擇基本的簡化電力管理系統,也可選擇更先進的系統,更精準控制每個子系統獲得的電力。

電力轉移到引擎時,可增加戰機的最大速度。但如果將引擎動力提升到最大,就能夠充能並使用非常強大的噴射加速功能,就和波·戴姆倫在《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或者是《中隊爭雄》發表預告片的X翼飛行員使用的一樣。 

然而,如果將電力轉移到雷射,雷射就能充能得更快。武器動力一旦達到最大,雷射將開始自動超載,使火力變得更強大,然後再恢復為正常的火砲。這表示戰機可獲得多達兩倍的雷射輸出,因為你會先使用超載火力,接著再使用正常的雷射砲。就如同噴射加速,雷射也會持續充能,若未使用便會超載。雷射超載非常適合用來攻擊敵人主力艦的子系統,或是試圖擋路的巡航艦(創意總監備註:「也可以用來熔解敵人的星際戰機」)。

至於新共和國船艦和鈦戰機收割者,若將電力轉移至護盾,就能提升護盾的充能速度。然而若護盾強度已達最大值,那星際戰機的前後機身都將獲得超載護盾(高達200%防護效果),這是非常強大的額外保護,靠近渦輪雷射時尤其能派上用場。你也可隨時將主力轉移至星際戰機前方或後方的護盾,但沒有超載護盾的話,就必須權衡利弊,因為只能讓一邊護盾享有200%防護效果,另一邊則完全沒有。衝往旗艦或被敵人追趕時,就適合使用這一招。

至於沒有護盾的星際戰機,我們也有替代方案。雖然無法將護盾主力置於星際戰機的前方或後側,你還是可以使用電流轉換器快速將所有電力從船艦的一部分轉移至另一部分(例如從雷射轉移至引擎,或從引擎轉移至雷射)。遇上緊急情況時,這是個有效的應變方式。比如你願意讓引擎幾乎徹底停止運作換取雷射超載,或是你願意犧牲幾乎所有攻擊力,立刻換得噴射加速。

然而讓星際戰機的電力系統持續以最高效率運轉,並非明智之舉。舉例來說,如果雷射達到最大動力,可能會降低移動速度,或弱化護盾。你必須視當下情況定期管理電力平衡,才能打持久戰。只要按下一個按鈕,你可以隨時將船艦的電力重新平均分配,所以要在激烈的戰鬥中重新校準也很容易。

除此之外,你也必須監控船體完整度(船艦生命值)。船艦生命值不會自動再生(與護盾不同),且隨著船體完整度從100下降到0,船艦外觀將明顯逐漸受到更多損壞。不過,船艦有辦法可以修復!維修機器人和維修系統可修復船艦的部分生命值。此外,將星際戰機停回旗艦的機庫,也能完全修復戰機。當然,支援艦也非常擅長修復船體,協助盟友繼續戰鬥。下方還有更多支援艦的資訊!

另外,有些零件的彈藥有限,所以我們也會介紹補給物資的方法。支援星際戰機能為你修復船體,也是旅途中補給物資的最佳來源。但你也可以在盟友巡航艦下方飛行,或是進入主力艦的機庫,這些都是補充彈藥的好方法。一般雷射/武器不需彈藥,可隨時間自行充能,但反擊措施、魚雷、地雷和其他零件的彈藥均數量有限。如維修機器人等某些零件,也會隨著時間自動充能。

星際戰機類型

星際戰機總共有四個類型:戰機、轟炸機、攔截機和支援艦。兩個陣營之間,每種船艦類型都應與對方取得平衡。唯一主要區別在於,四種新共和國星際戰機(X、Y、A和U翼)以及鈦戰機收割者均具有護盾,另外三種鈦戰機則沒有。為彌補這點,這三種鈦戰機都具有稍微更高的速度、敏捷性和攻擊力,也可以如之前所說將緊急動力轉移至引擎或雷射,短暫提高動力。

戰機類型的船艦是最為平衡的艦艇。這種戰機善於空中混戰,相當敏捷,也可以承受攻擊,是非常靈活的星際戰機,可以適應任何環境。它們通常不像其他星際戰機特別善於應對某個特定領域,卻能通用於各種遊戲風格。此類別包含最具代表性的X翼和鈦戰機。

攔截機專為空中混戰量身定做。這類船艦速度級極快且搭配同樣猛烈的雷射,但是非常不耐打。它們造成的傷害遠超越自身可承受的範圍,因此很適合打了就跑,或是攻擊落單的敵艦。受到愛戴的A翼和鈦攔截機都屬於此類型。

接著是轟炸型星際戰機,它們可不是浪得虛名。這些船艦移動速度較慢,卻能承受大量傷害並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對敵方主力艦和敵方同行巡航艦進行轟炸攻擊時,這些船艦就是中隊的得力助手,但也別低估了它們的空中混戰實力。這些船艦不像其他星際戰機那樣靈活或敏捷,卻可以在戰鬥中穩紮穩打,比大多數船艦更快速拿下敵軍,因此是前線的理想打手。強悍的Y翼和鈦轟炸機都屬於此類型。

最後隆重登場的是支援型星際戰機。這些船艦專門為盟友提供補給和維修,協助盟友持續戰鬥,同時也適合增強防禦和攻擊能力。它們可以使用牽引光束阻止或使敵人緩速、放出地雷誘捕並消滅敵軍,並在移動中部署砲塔,為某個地點增加額外火力,進而改變中隊戰鬥和飛行的方式。這些船艦不如其他星際戰機敏捷,也通常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它們很擅長癱瘓敵艦,同時為中隊提供協助。任何行動只要有了支援艦,等於是如虎添翼。可靠的U翼和鈦戰機收割者都屬於此船艦類別。

為戰機賦予生命

最後,我們來談談這些代表性的星際戰機本身。製作團隊盡力忠實還原戰機的樣貌,並努力在遊戲體驗和設計間取得平衡,團隊成員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針對這點,我們的創意總監有一些想法:

 

Ian Frazier: 為了替這些星際戰機賦予生命,我們投注大部分的心力打造駕駛艙。這項工作十分有挑戰。我們希望盡可能寫實,同時符合電影中的美學,並盡量自然融入必要的遊戲資訊。打個比方,我們呈現護盾狀態或目標狀態的方式,該如何傳達與 《Star Wars》 宇宙相同的體驗?

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X翼駕駛艙儀器如何呈現雷射的充能進度時,就會想像自己是在1970年代的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簡稱ILM)製作佈景。我們不會光說「在那裡畫一顆紅燈」,而是去思考:「要是實際使用ILM的零件製作這個功能,他們會怎麼做?裡面裝燈泡嗎?還是用LED?燈要怎麼和儀表板整合?燈光會如何和周遭環境呼應?」我們把螢幕設計成傳統CRT,搭配曲面適中的顯示器等。

我們也會從純粹虛構的角度思考,假裝自己是因科姆或西納艦隊系統的員工,然後自問:「該如何製作?」製作鈦戰機尤其如此,當時(研發初期)還沒有現成參考典範,我們不了解這些戰機的駕駛方式,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思考實際操作時,飛行控制器是如何運作。這過程非常有意思,因為可以和盧卡斯影業團隊、動畫人員和動作捕捉演員合作,找出最理想的呈現方式。我們希望設計成果不僅能配合電影風格,同時具備可信度,符合真實飛行員操作控制器,執行複雜功能的手法。 (編輯註記:捕捉演員動作時,我們真的為演員打造了駕駛艙!)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中隊爭雄》新遊戲一開始(或是之後於選項選單調整),可以將遊戲設定為「僅限儀器」模式。這個模式會關閉所有遊戲介面元素(標示目標等等),玩家幾乎是100%仰賴駕駛艙儀器。遊戲當然會因此變得更有挑戰性,所以切換前請三思,但如果想要體驗最真實的感受,這個模式絕對讓人愛不釋手!

 

他可不是在開玩笑。這玩起來很不簡單哦!不過,相信一定有玩家可以精通這套寫實儀表板(大多HUD皆內建在駕駛艙)。如果你具備適用平台,想要享受更身歷其境的體驗,不妨試試VR穿戴裝置,使用可靠的HOTAS設定!

飛行員簡報到此結束,往後還有更多精采內容。如果真的很想了解某個主題,請一定要讓我們知道!一如往常,你也可以到 我們的網站 查看其他頁面,取得更多遊戲的相關資訊,例如 地點 的詳細資訊或遊戲的 PC系統需求。下次見囉,一路平安!

 

我們在星際相會了,飛行員。

 

 

 

相關新聞

《STAR WARS™:中隊爭雄》- 1.1版更新版本資訊 - EA官方網站

Motive, Star Wars™: Squadrons
2020/10/8
1.1版更新版本資訊

《STAR WARS™:中隊爭雄》 - 來自Ian的訊息

Motive, Star Wars™: Squadrons
2020/10/2
來自Ian的訊息

《STAR WARS™:中隊爭雄》—飛行員簡報:遊戲概覽

Motive, Star Wars™: Squadrons
2020/6/18
飛行員簡報:遊戲概覽